1、竹鼠抵抗力差,繁殖能力差或无繁殖能力,经常生病,个头小和同龄鼠来比较长不大。2、会生出多头一身体这样的怪胎。3、通过引种或者配对时推断,因为近亲繁殖主要为近三代内有血缘关系的竹鼠进行配种造成的。
胀气大多发生在刚断奶或者刚能自己食用饲料阶段的竹鼠。胀气竹鼠表现精神沉郁,走路摇晃,减少吃食或者拒食,排出粪便呈黄绿色带血或白色胶东状,后肢以及肛门周围玷污,夜间在窝里呻吟,日渐消瘦,最后无力、惊厥、脱水而死。
产后也应多喂一些多汁饲料,比如红薯、甘蔗、皇竹草杆等块茎饲料来补充母鼠奶水防止咬仔不带仔。如果无奶可以喂奶粉,但是要控制量,避免上火。一只母鼠,每餐喂一个蚊香铁盘子的一表盘就可以了。
营养不良、寄生虫病导致的竹鼠黄毛都会影响竹鼠健康生长长不大。
群养经常有竹鼠死亡是因为两个问题:1、竹鼠打架可能出现多只打架受伤而死。2、传染性疾病导致一个鼠池都传染。比如:细菌性、病毒性肠炎。
竹鼠既怕冷又怕热,在低于5℃时行动减少,交配次数减少。低温对刚出生鼠仔伤害较大,不小心掉出窝母鼠没及时叼回去就容易冻僵。高于30℃,食欲下降,性情暴躁合群容易打架。公鼠交配次数减少,母鼠受孕率下降。高于34℃在通风不良的状态下竹鼠容易中暑。
竹鼠群养是指多公多母大池(1.2米长1.3米宽高60公分)混合养,一般为母鼠的数量要比公鼠数量多一倍。分开养是指1公1母,1公2母或者2公3母这样在配种池饲养。是群养还是分开养,根据你自己得技术能力和场地空间选择。初养竹鼠不建议群养,还是单独1公1母或者1公2母饲养。
多种竹鼠肠炎情况治疗方法。
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年龄段都有可能感染本病,因为大肠杆菌存在于正常竹鼠的肠道内,一般情况下不发病,但在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环境突变以及突然改变饲料方式,加上其他疾病如梭菌病、球虫病等协同作用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促使大肠杆菌骤然繁殖,一般春秋两季发生较多,饲养密度大的发病率要高,死亡率相对较高。
早期全场大蒜素拌料饲喂可预防竹鼠腹泻拉稀,竹鼠胃肠炎的治疗原则是,以消炎、杀菌、补液、解毒为主,辅以清理胃肠、止泻、强心、止痛等。如病因明确时,应先排除病因。
三农创养 用户
三农创养所有资料内容均为网友收集推荐与提供,如有侵犯版权敬请指出。
所有资料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未经验证,3nxt.com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内容而造成的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