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竹鼠到场1个多月内容易出现死亡

首页 > 三农问答 > 竹鼠2023-09-09 12:29
1、随意更改原场地喂法,无论是精料还是粗料。
2、环境的改变,竹鼠未完全适应新的环境。
3、鼠池未消毒或者不干净,长年未清理打扫卫生而导致竹鼠发生疾病。
4、竹鼠应激性肠炎拉稀死亡(拉稀后需要补充水分,否则容易导致脱水性死亡,比如:葡萄糖)。
5、本身竹鼠到场前就携带疾病,而导致感染其它竹鼠而发生死亡。

在竹鼠到场之前,它们本身就携带着各种疾病。这些疾病可能是由于环境、食物、遗传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当这些携带疾病的竹鼠被带到新的环境时,它们可能会通过各种途径将疾病传播给其他竹鼠。这种传播方式可能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和水源污染等。

由于这些竹鼠携带的疾病种类繁多,且传染性强,因此很容易导致其他竹鼠感染并发生死亡。这种情况在竹鼠养殖场中尤为严重,因为养殖场内竹鼠密集,疾病传播速度极快,一旦出现疫情,很难控制。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引种时要多观察竹鼠健康情况,避免引种到:近亲繁殖、受伤、有肠道疾病的竹鼠。

6、温度、湿度温差大,跨省两地养殖场温湿度大。
同类推荐
  • 怎么预防竹鼠大肠杆菌

    隔离病鼠,清理粪便,对养殖场及用具彻底消毒。大肠杆菌对多种药物敏感,也易产生耐药性, 应该多种药物治疗。一旦患病竹鼠出现了气囊炎,肝周炎和心包炎等病变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 竹鼠有眼屎怎么回事

    要看是什么颜色的眼屎,是整个眼眶白色有可能是竹鼠急性肺炎,是黄色有可能是内火旺盛上火症状,如果是眼角边有白色眼屎伴随流眼泪也是上火症状只能较轻而已,上火的竹鼠粪便也和正常竹鼠不一样,有的干硬,有的小,有的血便等等。

  • 竹鼠怎么养才能不让它掉毛

    1、保持鼠池干净,勤快清理残余食物和粪便。2、定期消毒。3、多通风保持干爽,控制湿度。4、防蚊虫。

  • 怎样提高竹鼠的繁殖率

    1、优良的竹鼠种苗是首要。2、母鼠营养保证是基础。3、精心保胎,适时断奶是关键。4、科学建造繁殖池。5、公母比例要适当。6、清洁卫生。7、环境安静,温度适宜。

  • 掉毛的竹鼠可以吃吗

    不建议食用,因为竹鼠掉毛有多种原因,无法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掉毛而无法判断是否对人体有害。寄生虫、真菌感染都不可食用。

  • 竹鼠胀气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预防

    发现病鼠及时隔离治疗,马上消炎,可用黄连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口服(看用量,把药片磨碎加水,用去掉针的针筒打到竹鼠口中)。根据具体情况,用人工盐缓泻。脱水、自体中毒、心力衰竭等是急性胃肠炎的直接致死因素,因此,施行补液(喂葡萄糖注射液,给它补水)、强心是治疗胃肠炎的关键措施。因鼠类静脉注射有困难,可施行口腔注射器灌服(就是喂到竹鼠口中)

  • 竹鼠繁殖期降温管理的重要性

    1、生理健康维护 2、提高繁殖效率 3、仔鼠存活率提升 4、减少疾病发生 5、保障生长发育

  • 竹鼠发情期的症状

    发情的竹鼠,前期阴毛逐渐分开,阴户肿胀,光滑圆润,呈粉红色;中期阴毛向两侧倒伏,阴门肿得更大,有的阴唇外翻、丝润(粘液多),呈粉红色或潮红色;后期外阴肿胀与前期相似,但有的母鼠阴户有小皱纹,微干燥,呈粉红色。

  • 竹鼠肝腹水有哪些原因

    例如长期摄入水分过多或者食物不洁(如霉变食物),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和肝脏负担加重。

  • 竹鼠大肠杆菌会引发竹鼠肺炎吗

    会,病毒病菌感染,其它疾病竹鼠的传播导致:在梅雨季节,天气潮湿,有些养殖户经常不打扫鼠池卫生,竹鼠拉尿拉的粪便堆积,滋生各种细菌真菌,比如:竹鼠大肠杆菌 。此类病种主要侵入竹鼠肺部,久而久之发生肺炎,此类感染主要发生在竹鼠幼仔,一旦感染,死亡率极高。

三农创养   用户

三农创养所有资料内容均为网友收集推荐与提供,如有侵犯版权敬请指出。

所有资料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未经验证,3nxt.com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内容而造成的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粤ICP备1800581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