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群养经常死是怎么回事

首页 > 三农问答 > 竹鼠2023-09-11 23:14
竹鼠群养中频繁发生死亡的现象,主要归因于两个主要问题。首先,竹鼠之间的打架是导致其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群养的环境中,竹鼠之间可能会发生争夺食物、领地等行为,这可能导致多只竹鼠因为打架而受伤甚至死亡。这种打架行为不仅会直接导致个体的伤亡,还可能破坏整个鼠池的和谐稳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繁殖。
 
其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也是竹鼠群养中常见的问题。一些传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病毒性肠炎等,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致死性,一旦在一个鼠池中爆发,很可能会导致整个群体的大量死亡。这些疾病往往通过食物、水源或者竹鼠之间的接触传播,一旦出现疫情,很难及时控制和防止其扩散。因此,对于竹鼠群养来说,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口腔类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为口腔传播。病鼠发病前期,鼠唇轻度外翻。鼠站立时,鼠牙看起特长。病鼠中期下唇皮严重外翻,粘鼠便竹粉类,金黄一排,牙尖锐,牙中部宽直连接牙龈且下牙快速生长过长或歪牙或牙对中往外生长。修剪会流血。味口不好,鼠便成小颗粒状。后期毛尖一层淡淡的黄色,像营养不良状。体质弱致命。群养池,小鼠传染性很强且不易发现。非常容易致命,未发现小鼠死亡率极高。小鼠体表现为瘦。手摸小鼠腰部无肉切骨感。

病毒性肠炎又称大肠杆菌病,此病发病迅速,是一种爆发性、死亡率很高的肠道疾病。本病特征为有水样或胶冻样粪便和严重的脱水现象而引起死亡。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和性别的龋齿科动物都易被感染。主要发生于1-4月龄的龋齿科动物,断奶前后的发病更高,成年发病很少。此病的发生与饲养条件和气温 条件等环境因素有关。春秋季又比其他季多发此病。群种中一旦发生本病,就会引起大流行,造成大量死亡。
 
临床症状以下痢和流涎为主要特征。有些病例则未出现腹泻就突然死亡。急性的病程很短,1-2天后死亡,很少有康复的。亚急性的一般经7-8天死亡,病体 温一般低于正常,精神不振,被毛粗乱,身体消瘦,腹部膨胀,剧烈腹泻,肛门周围及后肢的被毛玷污粘液或黄棕色水样稀粪,常夹带明胶样粘液和两头尖的干粪。 病体四肢发冷、磨牙、流涎。

本病一经发生,对病体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笼具进行消毒,以防蔓延。对病体一般常用青霉素治疗,每千克体重2万单位,肌注,每天2次,连续3-5 天。在有疫情的场地,对断奶前后的幼仔,和其他的应该进行预防,这样的疾病,关键在于预防,等到发生病情的时候治好的机会再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就算治疗好的不适合做种。
同类推荐
  • 幼竹鼠出生多久后开始进食

    幼竹鼠鼠出生20-30天跟母鼠采食,此时喂鲜嫩易消化的竹枝、草茎、全价颗粒饲料。

  • 竹鼠在什么季节需要驱虫

    对3月龄的幼竹鼠或4月龄的青年竹鼠进行一次集中驱虫。在每年的春、秋季分别对成年公种竹鼠和空怀母竹鼠进行集中驱虫,防止寄生虫相互感染。但是,处于怀孕期和泌乳期的母鼠以及3月龄以下的幼竹鼠均不能进行驱虫。

  • 竹鼠吃皇竹草的根吗

    不吃,竹鼠只吃皇竹草茎和叶(叶都不大喜欢),根太短太细,适口性不好,微苦。

  • 竹鼠大肠杆菌传染吗

    大肠杆菌病主要是黏膜性肠炎,是由一定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肠道传染病。带病的竹鼠为主要传染源,通常情况以粪便的形式及环境空气经消化道感染。

  • 竹鼠掉牙会长吗

    会长的,掉牙后竹鼠喂食方面:正常的精料配方再添加20%的新鲜竹粉投喂,甘蔗去皮切成花生米大小的颗粒投喂,直到竹鼠长出新牙能吃粗料。

  • 竹鼠不带仔可以寄养吗

    竹鼠不带仔可以寄养给其它母竹鼠,如果寄养管理不当成活率不高,所以寄养也要讲究科学的管理手段。

  • 竹鼠身上(体外)有寄生虫症状

    1、竹鼠会经常去撕咬自己的皮毛,或者经常去碰擦墙壁。2、严重者会有脱毛,脱毛的地方会见很多皮屑,有的会像外伤一样结痂,用手拨开结痂,则有可能见白色的虫卵或者小虫子。3、竹鼠采食正常,但会比较消瘦、皮毛无光泽或者不生长。

  • 竹鼠黑牙要用什么药

    黑牙会伴随着牙齿松动,已经松动的牙齿给它拔了,早晚涂一次人工牛黄甲哨唑,精料减半,过几天牙齿就会改善。

  • 竹鼠池漏粪口的尺寸是多少

    竹鼠池漏粪口的尺寸没有标准,但是大多数对于60*60*60的池子,漏粪口大小为长15~20公分,宽为2公分左右。1M以上的大池,漏粪口尺寸为长40CM左右宽2CM。2公分的宽度是经过多个养殖户经过多年的养殖经验得出的一个比较综合的尺寸。

  • 公竹鼠发情期有什么变化

    公鼠遇到母鼠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在池子里追逐着,甚至推来推去的。很多没有经验的新手养殖户以为在打架,其实不是的。只要不是直接啃咬对方就没必要分开。

三农创养   用户

三农创养所有资料内容均为网友收集推荐与提供,如有侵犯版权敬请指出。

所有资料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未经验证,3nxt.com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内容而造成的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粤ICP备18005810号-6